一、台站简介
巴里坤地震台,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1971年选台,1973年10月基建完工并利用573型短周期地震议开展地震观测,辖区内有4条断裂,如北塔山-纸房断裂、梧桐泉断裂、三塘湖盆地中央断裂、洛包泉-碱泉子断裂。2014年10月,办公地址由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汉城南关搬迁至哈密市伊州区迎宾路29号院,目前为运维管理、监测、预报、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台站。辖区内新增7条断裂如哈密盆地北缘断裂、巴里坤塔格断裂、南湖戈壁断裂、博罗科努兴地断裂、赛里克沙依断裂带、吐-哈断裂带、梧桐窝子北缘断裂等,目前共有11条断裂(如下图所示)台站人员配置情况:目前台站在职人员5名,其中工程师两人助理工程师三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1人,年龄有50岁以上1人、25-35岁4人 。
图1 巴里坤地震台
二、台站历史
台站历史资料自1974年1月1日起,截止1998年4月30日之前为纸质记录,存储地点为:自治区地震局档案室,归档情况完整、良好;1998年5月1日起至今,为数字化观测,存储地点为:自治区地震局档案室、国家地震局数据中心、巴里坤地震台,资料保存完整、良好,数据真实可靠。
三、观测系统介绍
目前,我台负责观测运维的有4个观测点(子台),共有各项观测仪器9套,其中测震仪器3套,强震仪器1套,石英水平摆倾斜仪1套,钻孔倾斜仪1套,钻孔应变仪1套,GNSS陆态观测网络设备1套,北斗卫星观测设备1套。
1、巴里坤台
巴里坤地震台现有测震仪器1套,强震1套,石英水平摆1套。1971年选台,1973年10月基建完工。架设573型短周期地震仪开展地震观测,摆房临时设在院内半地下室。1974年完成摆房建设,采用长摆线(海底高压电缆)传输。放大倍数水平向为4万倍,垂直向为7万倍。1998年5月573型地震仪停测,同时架设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开展地震观测。观测室至台站2.5公里,有山间小路通达;先后用573短周期地震仪和FBS-3型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进行过观测。
2002年7月,由监测中心负责建设(21所投资),在巴里坤县大河镇(红星牧场)双墩子开凿建成一个26米深的山洞,观测室离巴里坤县城50公里,距离哈密台站200多公里。柏油路至观测点2.5公里处,石子便道到观测点,交通方便,有移动、电信无线信号,太阳能供电。2002年5月进行勘选工作,2002年7月开工打洞,2003年7月完成基建工作。2003年9月正式启用观测至今。现在为无人职守台;
2003年9月开始采用CTS-1E宽频地震计、EDAS-24L进行观测,采用短波电台+普通宽带的方式实现实时数据传输;
2009年改为扩频微波+光纤宽带的方式实现实时数据传输;
2010年8月架设石英摆倾斜仪SQ-70D,通讯方式采用扩频微波+宽带的方式,11月入网,12月纳入国家台;
2012年2月架设BBAS-2加速度型地震计;
2014年9月将测震的EDAS-24L数采更换为EDAS-24IP数采,通讯方式为扩频微波+光纤(运营商电信公司);
2016年9月通讯改造为10M光纤专线传输(运营商移动公司)。
2、伊吾台
伊吾地震台属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该台现有观测设备1套。2012年8月由新疆地震局监测中心承建。观测点位于伊吾县吐葫芦乡沙梁子村。观测室分地下地上两层,观测室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内墙墙面加了保温层,为了恒温,仪器设备安置在16平方米地下室,占地面积400平方米。
此台站距伊吾县城6.5公里,距离哈密台站200多公里,为无人职守台。柏油路至观测点1000米处,农村石子便道到观测点,交通方便,有移动、电信无线信号,太阳能供电。数据传输方式为10兆光纤(运营商电信公司)2010年5月进行勘选工作,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2年10月完成基建工作。2013年7月正式观测至今。
2014年4月30日,哈密-伊吾交界发生5.0级地震后,5月4日,架设BBAS-2加速度地震计一台,于2014年9月停止观测,设备由监测中心收回。
2016年11月1日常规巡检时发现防盗门严重损坏,随即更换新防盗门、加门框保温、加地下室井口保温、加拾震器保温等措施。
3、雅满苏台
雅满苏地震台由新疆地震局监测中心负责施工建设并完成基建工作(21所合作项目);观测室离雅满苏镇40公里(直线约15公里),距离哈密台站220多公里。柏油路至观测点17公里处,石子便道到观测点,交通方便,有移动、电信无线信号,太阳能供电。2004年9月进行勘选工作,2005年8月开工打洞,2005年12月完成基建工作。建筑占地65平方米,土地面积1000.36平方米。数据传输方式为卫星通信。2007年12月正式启用观测至今。为无人职守台(由巴里坤台托管);
2007年12月,安装测震仪器设备并试运行;
2008年1月,地震数据正式入网观测;
2009年1月,地震数据资料正式分析处理,并上报国家局和新疆局;
2012年9月19日,安装指北铭牌;
2015年7月,加装三道保温门;
另外,观测资料较为正常,连续率较高,适合长期观测使用。
4、芨芨台子台
芨芨台观测点由新疆地震局测绘院负责建设,观测室距离哈密台站200多公里。高速路和乡村柏油路至观测点1公里处,石子便道到观测点,交通方便,有移动、电信无线信号,市电+太阳能供电,数据传输方式为双10兆光纤隔离传数(运营商移动公司)。2007年9月进行勘选工作,2008年7月开工施工,2008年12月完成基建验收工作。2009年6月正式启用观测至今。2016年起由哈密地区地震局交于巴里坤地震台站运维管理;
2009年6月,芨芨台子观测点完成基建施工并安装GNSS观测设备;
2015年3月,安装钻孔倾斜仪并试运行;
2016年5月,完成220v市电架设工作,供北斗使用;
2016年6月,安装北斗设备;
2016年7月,钻孔倾斜仪资料正式入网并做日常资料处理;
2016年8月,安装钻孔应变仪并试运行;
2016年10月,更换蓄电池;
目前,各项资料运行平稳,符合技术要求。
四、台站荣誉
参评时间 |
测震(Ⅱ类台)评比结果 |
前兆(地倾斜)评比结果 |
备注 |
||
省级评比 |
全国评比 |
省级评比 |
全国评比 |
||
1985 |
优良 |
优秀 |
|
|
|
1986 |
优秀 |
优良 |
|
|
|
1987 |
优良 |
优秀 |
|
|
|
1988 |
优秀 |
优秀 |
|
|
|
1989 |
优良 |
优秀 |
|
|
|
1990 |
优良 |
优秀 |
|
|
|
1991 |
优秀 |
优秀 |
|
|
|
1992 |
优秀 |
优秀 |
|
|
|
1993 |
优秀 |
未参评 |
|
|
|
1994 |
良好 |
未参评 |
|
|
|
1995 |
第三名 |
未参评 |
|
|
|
1996 |
优秀 |
优秀 |
|
|
|
1997 |
良好 |
优秀 |
|
|
|
1998 |
优秀 |
未参评 |
|
|
测震1998年后改为数字仪 |
1999 |
第二名 |
未参评 |
|
|
|
2000 |
优秀 |
优秀 |
|
|
|
2001 |
优秀 |
优秀 |
|
|
|
2002 |
优秀 |
优秀 |
|
|
|
2003 |
优秀 |
优秀 |
|
|
|
2004 |
优秀 |
优秀 |
|
|
|
2005 |
第三 |
优秀 |
|
|
|
2006 |
优秀(速报第一) |
优秀 |
|
|
年底增上二氧化碳观测 |
2007 |
优秀(速报第一) |
优秀 |
优秀(流体) |
|
|
2008 |
优秀 |
优秀 |
第三名 |
|
|
2009 |
优秀 |
第三名(运行) |
|
|
|
2010 |
优秀 |
优秀 |
|
|
|
2011 |
优秀(速报第二) |
第三名(运行) |
|
|
|
2012 |
优秀 |
优秀 |
第三名(传输) |
|
雅满苏测震第二名 |
2013 |
优秀 |
优秀 |
优秀 |
优秀(地倾斜) |
|
2014 |
优秀 |
优秀 |
优秀 |
优秀 |
年底停测二氧化碳观测 |
2015 |
优秀(速报第二) |
优秀 |
优秀 |
优秀 |
雅满苏测震第三名 |
2016 |
|
|
|
|
接管芨芨台运维 |